“男童損壞影院銀幕”后續(xù)來了:為啥“熊孩子”那么愛毀東西呢?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每逢節(jié)假日,必有“熊孩子”被送上熱搜——
五一勞動節(jié)當天,廣東東莞一影院的杜比全景CGS中國巨幕被一個孩子一連5腳踢壞了。
工作人員表示,屏幕有一塊凹陷和損壞,已經影響到正常使用。僅這一塊大屏,就讓影院直接損失了十幾萬。
根據東莞警方3日的通報,民警已經找到涉事兒童的監(jiān)護人。目前,事件還在進一步處理中。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5月3日,少林寺一塊500年歷史的古碑又遭了殃——有游客拍到幾個小孩在古碑上涂涂畫畫……
這個碑文落款是明正德八年,即1513年。也就是說孩子隨手一劃,直接損壞了一件價值連城文物!
01
近幾年來,“熊孩子”在公共場合闖禍惹事的新聞屢屢引起大眾關注:
寧波3名小學生,在兩個星期內破壞公共自行車42輛,造成損失超過15萬元。
在上海玻璃博物館展出的作品《天使在等待》,被2名男童直接扯壞,作者無奈將被毀作品改名為《折》,配上損壞時的監(jiān)控視頻一同展出。
原本將在佳士得香港拍賣會上出現的任伯年的畫作《澹黃楊柳帶棲鴉》,在參展時一兒童撕毀了小半截。經專業(yè)人士估價,這幅畫的價值約為131萬-219萬人民幣。
更讓氣憤的是,每當“熊孩子”闖了禍,當父母的總會為其辯解:
“我家孩子還小,他又不是故意的!”
“你這么大個人了,還跟個孩子計較什么?”
“小孩子都這樣,你自己有了孩子就明白了?!?/span>
這些論調,估計大家早就司空見慣了吧?
可是小編覺得,孩子再小也不是肆意損壞公物的理由吧?更何況,作為監(jiān)護人的家長不需要承擔責任嗎?
孩子犯“熊”,只能證明當父母的在教育上有缺失。正因為“孩子還小”,我們才應該抓緊時間嚴格管教,阻止他們給其他人帶來麻煩和不快。不是嗎?
慣子如殺子,你的袒護只會讓孩子覺得“我沒錯”;即便知道自己做錯了,也因為有人做靠山而有恃無恐,直至釀成大禍,甚至會反噬到父母身上。
當年叫囂著“我爸是李剛”的李啟銘、李雙江夢鴿之子李天一,不就是直接的例子嗎?
我們指責的對象,從來就不是孩子,而是站在他們身后一味縱容、不負責任的“熊家長”!
02
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一段話:
某一瞬間,你看到孩子,也就看到了自己;你教育孩子,也就是教育自己,并檢驗自己的人格。我們當父母的對了,孩子自然就對了。
在遇到“熊孩子”時,我們往往會說:“這孩子真沒家教!”
什么是家教?就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舉止,展示出其父母的性格品行及整個家族的家訓家風。
孩子仿佛就是一臺“復印機”,他們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周圍所有人的習慣和行為。而作為孩子的老師,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學習的對象。
很遺憾的是,他們在copy的過程中無法分辨哪些可以學、哪些不能學,一律照單全收,結果自然不可言喻。
幼年時期所形成的認知和行為習慣,會伴隨孩子的一生。
此時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爸媽們,必須在生活中以身作則,引導孩子學會待人接物的正確方式,懂得社會的正常秩序,明白什么能干、什么不能干。
我們總說“無知者無畏”,如果孩子不知對錯、不懂規(guī)則,走出家門的他們又怎么可能不闖禍呢?
更可怕的是,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也絕不會成為一個懂規(guī)矩、明事理的人。而他的孩子,自然也會效仿……于是,子子孫孫無窮盡也。
03
不少家長也很無奈:“孩子不聽話,給他講道理、打罵,都沒什么用!”
小編覺得,這是因為孩子沒有真正了解到,這次犯錯會給他帶來什么后果。
當孩子犯錯時,很多家長要么數落、講道理,脾氣爆的可能還會拉過孩子揍一頓。
但相較于所犯的錯誤,孩子記得較深的,卻是懲罰的內容——爸媽罵了我什么,或者用什么打了我。
法國教育家盧梭曾提出過一個“自然懲罰法則”:
當孩子出現過失或犯錯時,父母不給予孩子過多的批評,而是讓他們自己承受做錯事所帶來的后果。
孩子在承受后果的過程中感到不愉快,那么以后他就會自覺避免類似的錯誤發(fā)生。
同事小馬的兒子就是個很好的例子:
她兒子正在上小學,早上總愛賴床,為了不讓兒子遲到,小馬天天早上連吼帶拽的,氣得要死。
后來小馬干脆給他買了個鬧鐘,就不管他了。結果可想而知——小家伙接連好幾次因為遲到,被老師當眾批評、罰站。
為了自己的面子,小馬的兒子也不敢遲到了。每天鬧鐘一響,趕緊起床洗漱,別提多自覺了……
“吃一塹,長一智”,讓孩子親自品嘗犯錯所帶來的苦果,這遠比一頓打罵更能讓他刻骨銘心。
小編曾經看過的一個新聞,事件中這位媽媽的做法,或許能為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示和反思——
8歲的小男孩因為調皮搗蛋,搞壞了學校不少班牌,被老師找到家長,要求賠償。
孩子的媽媽并沒有直接給錢,而是告訴男孩:家里沒錢,想要錢自己賺去!沒有辦法,小男孩只得冒著嚴寒,沿街翻找一個又一個垃圾桶……
媽媽希望用這種方法讓孩子知道,破壞公物是錯誤的,并且需要自己來承擔一切后果。
當被問到以后還會不會搞破壞時,男孩一個勁兒的搖頭:“以后我再也不破壞東西了!撿垃圾太累了!腿很酸還要一直撿,撿了一大包垃圾媽媽還說不夠……”
你看,這樣的“體罰”是不是比講道理或者打一頓更有用嗎?
- 783人 關注加盟
- 14274人 咨詢加盟
- 1月3日 來自的董玉軍咨詢了 品牌 巴比饅頭
- 1月3日 來自的啊桂咨詢了 品牌 簡而優(yōu)學習機
- 1月3日 來自的徐咨詢了 品牌 簡而優(yōu)學習機
- 1月3日 來自的咨詢留言咨詢了 品牌 希望美術教育
- 1月3日 來自的重慶市縣鄭女士咨詢了 品牌 昕孕瑜伽
- 1月3日 來自的重慶市縣鄭女士咨詢了 品牌 蘭馨美孕產后恢復
- 1月3日 來自的重慶市縣鄭女士咨詢了 品牌 東方媽媽產后修復
- 1月3日 來自的咨詢留言咨詢了 品牌 愛零食的喵
- 1月3日 來自的劉榮昌咨詢了 品牌 愛零食的喵
- 1月3日 來自的舒咨詢了 品牌 卓躍兒童運動館
注冊會員-關注品牌-線下推薦-深層交流-確定成交 找項目就是這么高效
注 冊